关于我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6/28 10:37   编辑:邵新羚   来源:

省人大常委会: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情况报告的方案要求,省人大农委将疫情防控与推进工作相结合,4月23日-24日,组织3个调研组,分别赴景德镇、抚州、宜春等设区的市及所辖6个县的15家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各地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情况,总结经验,检视问题,谋划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相关建议,更好地为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提供参考。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自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8〕35号)以来,全省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融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位推动营造浓厚发展氛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把农产品加工业摆在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短板;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省内外考察学习,谋划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政府认真抓好本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组织相关部门赴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的格局,共同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召开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吸引了30余家中央、省、境外驻赣媒体参加,详细解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和发展思路,营造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保障资金和项目扶持。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农产品加工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2.55亿元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其中,2.273亿元用于支持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方面,2019年省级财政安排8000万元,2020年安排资金将达到1.06亿元。2018-2020年景德镇市连续三年每年统筹整合农业产业专项资金1900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用于支持该市蔬菜、茶果等主导产业发展和促进多产融合。2019年抚州市整合投入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共884万元,用于支持临川区、东乡区、金溪县、广昌县农产品加工项目。宜春市积极推进樟树建设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对集中式仓储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以上的现代中药材初加工项目,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
       (三)增强农产品加工发展动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主动“北上南下”,开展系列招大引强活动,成效显著。据省商务厅数据平台统计,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已进资项目571个,实际进资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19.5%。农产品加工领域进资额超亿元项目33个,实际进资达76.7亿元,其中实际进资超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各地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定位,开展了各类不同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好项目。宜春市以富硒产业为主题,举办了富硒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47亿元;抚州市连续在漳州、泉州举办了两场合作对接活动,签约项目15个,签约总金额46.1亿元;抚州市东乡区与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猪养殖项目,该项目落地投产后,预计可年出栏生猪80万头。
       (四)夯实加工原料供应基础。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产业发展工程,不断扩大九大产业基地建设面积,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2019年,全省新增九大产业结构调整面积338.8万亩,其中,新增优质稻订单面积162.9万亩、同比增长15.7%,总面积达到1200万亩;新增蔬菜播种面积16万亩、增长1.5%,总面积达到1089万亩;新建水果基地面积17.2万亩、增长2.7%,总面积达到649.9万亩;新增茶园面积10万亩、增长5.8%,总面积达到182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增长37.5%,总面积达到165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1万亩、增长51%,总面积达到151万亩;新增油茶基地面积36.8万亩,油茶林总面积达到1562万亩。
       (五)培育农产品加工品牌。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品牌宣传、展示和推介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培育一批产品叫得响、质量信得过、美誉度高、消费者认可的知名品牌。首次推出我省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50强企业品牌”,“四绿一红”茶叶品牌总价值109.6亿元,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达到675.4亿元,列全国水果类产品第1位。组织我省近百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加工展会,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首届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向中外客商宣传、推介江西优质农产品、品牌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共吸引8000余家农业企业参会参展。景德镇市着力提升浮梁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2019年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3.76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品牌资源力的三大品牌”,是江西唯一上榜品牌,并获第四届亚太茶茗大奖特金奖,浮梁古树茶茶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六)完善加工利益联结机制。各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户”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订单保底收购、二次利润返还、服务带动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把分散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全省共培育了437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户加入联合体后经营增收总额30.1亿元,带动农户57.9万户,户均增收5200元。宜春市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四统一+订单生产”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樟树“415”模式获《人民日报》点赞;抚州市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采取合作、租赁、入股等方式,实行“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
       二、发展成效
       各地紧扣“千企万亿”目标,坚持部门联动,同向发力,不断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新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好,农民得到实惠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工总体规模得到壮大。据统计,2019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达到3174家、同比增加569家;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大关,达到6223亿元、同比增长9%。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71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2家,同比增加12家;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榜单中,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进位,有34家企业上榜,同比增加12家。
       (二)加工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夯实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不断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2019年,全省共建成1637个贮藏保鲜设施,新增贮藏保鲜能力近10万吨,有效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据测算,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2.3∶1,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行的重大跨越;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从事精深加工的企业比例由2016年30%左右,逐步提升到目前接近50%。
       (三)产业融合发展得到提高。通过引导产业集群集聚,不断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创建了15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5个精品园区(农庄),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94个。如丰城市打造粮油产业集群发展核心区,建设生物食品产业园,培育出了年产20万吨大米淀粉糖浆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恒顶公司和集技术研发、油料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食用油生产企业天玉公司。
       (四)产业扶贫成效进一步凸显。注重从加工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2019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0.4亿元用于支持15个国家贫困县的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项目实施主体也积极与贫困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景德镇市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48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主体共带动贫困户293户,户均增收3300元;3个实施主体浮瑶仙芝、展翔农业、景德中药带动贫困户90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2019年,宜春市8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5552户、贫困人口11774人,户均增收3524元。
       三、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省一些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工不足,销售渠道不畅。对照乡村振兴中长期目标和与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省份相比,总体上看,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
       (一)龙头企业“小、少”依然存在。虽然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增长,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加工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在加工总体规模上,去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仅为山东的1/6、河南的1/3、湖北以及湖南的1/2;在企业总体实力上,我省虽然有正邦、双胞胎等2家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是在能体现龙头企业整体综合实力的超1亿元以上、超1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不多,还没有形成集团军效应,我省超亿元龙头企业数量800家、超10亿元的46家,而河南省超亿元的3900多家、超10亿元的400多家,湖南省超亿元的1500多家、超10亿元的70多家。
       (二)创新能力“差、低”依然存在。目前,我省521家加工型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仅有298家建有专门研发机构,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产品单一,缺乏各种衍生产品。另外,我省521家加工型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仅有33亿元左右,科技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的企业仅有221家,大部分企业由于不注重产品研发投入,导致企业产品档次较低,无法及时更新换代,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三)产品品牌“弱、散”依然存在。虽然我省经国家认证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品种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但在全国市场上叫得响、影响大、销量多、价格高的农产品品牌却很有限,稻米、水产、畜牧、蔬菜等大多数农产品品牌“散、弱”,如,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稻米品牌400多个,茶油品牌1000多个,比较优势不足。宜春市农业企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1个,省著名商标95个,尽管品牌在全省所占比例不小,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农字号”品牌很少。
       (四)用地融资“难、贵”依然存在。近年来,政府虽然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从政策层面解决农业企业用地、融资难题。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用地、融资难题依然突出,在用地上,由于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享受免税政策,在当地没有税收贡献,一些地方难以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于农业企业,农业企业获得建设用地十分困难。在融资上,一方面金融机构因控制自身放贷风险,会增加放贷条件;另一方面,农业项目一般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利润低,农业企业可供担保、抵押物少,抵抗不可抗力风险能力弱,造成企业融资难,企业有时为了缓解融资压力,会使用民间借贷方式,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少数地方没有落实农产品加工企业用电优惠政策。
       四、几点建议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不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助推我省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复工达产,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项目,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一)强化分类指导,培育优质企业。鼓励和引导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上市融资等形式,成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大力支持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壮大企业规模;积极扶持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改造升级路子,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骨干,小型企业为主体的竞相发展、充满活力的企业发展格局。
       (二)强化动能培育,深化三产融合。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决策部署,创新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方式,千方百计把优势企业、优质资本、优良项目引进来,着力引进一批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好项目。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发展新业态;深入挖掘我省农业生态、休闲、文化价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与旅游、教育、康养等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产业。
       (三)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协同发展。发挥好2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建立重大技术推广协同配合机制,推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水平;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广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和先进管理方法,向精深加工延伸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强化基础建设,稳固发展根基。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创建或带动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绿色化原料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建设冷链物流设施。
       (五)强化品牌战略,提高竞争能力。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引导,通过专利保护、绿色认证、有机食物认证等方式,对农产品进行一致规划打造,整合品牌资源,紧抓整合重点,优中选优,重点整合、打造江西稻米、鄱阳湖水产、江西茶、江西茶油、江西富硒农产品等品牌;继续办好 “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系列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从推动江西优质农产品进入全省各地商场做起,加大我省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不断提高江西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强化机制建设,拓宽增收渠道。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服务联结等企业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建立农户分享三产融合发展成果的利益保障机制。
       (七)加强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统筹力度,强化金融支农力度,推动金融资金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切实解决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落实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措施,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合理,形成集聚效应。

江西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