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对桥镇人大围绕“六带头六表率”主题活动,立足服务大局,发挥人大代表表率作用,在助推乡村振兴上找准人大履职切入点,写好“人大代表+”文章,谱写出乡村振兴的精彩乐章。
人大代表+产业发展,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曲”。对桥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来自农村、扎根基层的优势,组织动员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聚焦特色产业带头创业,形成了苗木、油茶、茶叶、大棚蔬菜、水产养殖和加工业等一批富民产业,有效拓宽增收渠道。该镇县人大代表、庄坊村党支部书记陈武辉坚持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通过“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种植大棚蔬菜50亩、油茶100亩,发展水产养殖40多亩,年产值达30多万元,带动20多户农户就业或分红,户年均增收达万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镇人大代表汪飞燕几年前放弃沿海地区高薪工作返回龚家村创办飞燕鞋业,吸纳附近40多名村民就业,7户贫困户在鞋厂就业年均收入3万多元顺利脱贫。在鞋厂上班的低保户舒育娥动情地说:“我丈夫有精神残疾无法工作,儿子又在上学,要不是这些年在飞燕的厂里做事挣钱,家里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真的要感谢汪代表。”
人大代表+乡风文明,谱写乡村振兴“幸福曲”。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全镇组建了9支由人大代表、村组干部、留守妇女组成的移风易俗宣讲队,采取上门劝导、送戏下乡、发放宣传单方式进村入户宣传孝老爱亲、和睦邻里、垃圾分类、文明祭扫、抵制天价彩礼等文明新风,建立了旸田、大拓居家养老服务之家,先后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10余场。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争当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弘扬新风“好理事长”、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带动了文明新风形成,展现了人大代表时代风貌。
人大代表+基层治理,谱写乡村振兴“和谐曲”。走进对桥镇横源村,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映入眼帘,浓厚的民主、法治氛围扑面而来。这是该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法律宣传、法治教育等方面特长,动员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建设和谐对桥的写照。该镇将61名县乡人大代表全部按选区融入到18个基层治理网格,利用代表接待日活动、代表小组活动等组织代表开展防电信诈骗、反邪教、防溺水等活动,积极参与网格内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维稳工作,提高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和谐稳定,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了代表力量。该镇人大代表、横源村书记蔡绿山在村里设立“法律明白人说事点”工作室,及时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组。2022年,横源村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金溪县对桥镇人大饶大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