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人大新闻网 >> 立法聚焦 >> 立法动态

《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5/02/20 14:49   编辑:邵新羚   来源:省人大教科文卫委

      徐力: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先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吕少军先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东霞女士,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万筱泓先生,请他们介绍《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龚建平先生作介绍。

  龚建平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关心和支持。也很高兴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相关情况。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条例》立法工作,高位推动立法进程,《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于2024年11月26日经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并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下面,我就《条例》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条例》的出台背景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我省1996年就制定出台了《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保障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赋予了爱国卫生运动新的时代使命,要求爱国卫生工作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治理转型,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但现行《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迫切需要通过《条例》立法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快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和个人健康管理。

  二、立法过程和思路

  我省高度重视《条例》立法工作,省领导亲自推动立法进程并给予精心指导。省卫健委将《条例》立法纳入2024年全委十大攻坚举措,组建了由行政、技术、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收集整理外省已出台的条例,逐条进行分析,充分参考借鉴外省经验和做法。制定过程中,省卫健委会同省人大、省司法厅先后赴省内外考察调研(浙江杭州、南昌、景德镇、萍乡、宜春、吉安),并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及社会意见。同时,提前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人大教科文卫委有关负责同志参与《条例》审查修改。根据调研、论证、协调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于2024年9月2日第60次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条例》草案起草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条款衔接。对现行《工作条例》实施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规定予以保留,急需健全的有关规定作进一步细化完善,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或已有明确规定的进行删除。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爱国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新冠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传染病防控短板,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措施上升为法规规范。三是坚持政策引领《条例》草案紧紧围绕新时代爱国卫生、健康中国战略新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展工作内涵,突出健康优先。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草案共有七章四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爱国卫生工作体系。进一步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健康促进等纳入工作内容,强化全社会卫生健康意识。强调爱国卫生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等8项基本原则。明确省爱卫会、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以及各地、各部门工作职责,构建左右互动、上下联动的爱国卫生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活动,规定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是突出环境卫生治理重点。以重点场所、薄弱环节为要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强调各地应当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强化城市老旧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农(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范市场功能分区设置,规范公共厕所使用管理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同时,通过规范城区养犬、遛犬行为,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三是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各级疾控机构应当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导、监测评估,各单位应当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医疗机构、市政管井等重点场所和设施经常性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此外,还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用药管理、人员的作业服务提出具体要求。

  四是强化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各地应当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健康城镇建设,推进健康社区(村)、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并就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工作提出具体举措。同时,规定卫生健康、教育等主管部门在健康促进与教育方面的相应职责,媒体、公共场所的公益宣传责任,以及倡导个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五是明确监管和法律责任。规定省爱卫会应当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爱国卫生相关工作任务,并将各级爱卫会对杀灭病媒生物工作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回归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爱国卫生相关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建立投诉、举报制度进行了明确。另外,按照过罚相当的原则,对拒不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不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等行为设置了相应法律责任。

  我们相信,《条例》的出台,将为我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江西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健康江西建设,为我省打造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贡献力量。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徐力:谢谢。下面开始提问,提问请举手,并介绍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社:此次出台的《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与2018年修订的《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主要区别,有哪些特色亮点?

  吕少军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七章四十五条,将原《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六章三十六条)的“总则”“组织与职责”两章合并为“总则”一章;将第三章“社会责任”拆分为“环境卫生治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促进与教育”三章;在原《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基础上,修改23条、删除13条、新增22条,篇章结构和条款内容都作了优化调整,体系更加完善、措施更加有力。《条例》主要突出4个特点。

  突出健康优先,推动健康融入万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条例》在保障健康优先发展工作机制、规划投入、实施路径等方面予以了明确,为我省健全健康优先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等法规体系,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社会健康治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突出民生改善,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开展卫生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条例》将原先的第三章“社会责任”拆分扩充为“环境卫生治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促进与教育”三个章节,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强化了病媒生物防制、烟草控制、健康教育等内容,聚焦厕所改造、心理健康、病媒防制、烟草控制、健康科普等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突出群防群控,创新群众动员机制。《条例》将原《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改为《江西爱国卫生条例》,删除“工作”二字,就是要从原来侧重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转向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动员。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责任,要求在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病媒生物防制、健康促进、监督管理等方面坚持群防群控原则,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运动化行政动员向常态化社会动员转变。

  突出江西特色,打造健康中国样板。《条例》明确推进健康江西建设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新增健康影响评估、健康细胞建设、公民健康规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特色条款,着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治理转型。强化公民在病媒生物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的义务,引导群众主动履行健康责任,将行之有效的“江西经验”转化为“江西法规”。

  我就回答这些。

  徐力:谢谢!请继续提问。

  央广网: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条例》如何推动全社会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江西行动。

  黄东霞: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原则,聚焦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和文明健康素养等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精神,规定省人民政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统筹部署、协调推进本省爱国卫生工作,组织动员全社会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明确省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行使省爱卫会办公室职责,承担省爱卫会日常工作;市、县两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承担统筹协调辖区内爱国卫生日常工作。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明确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的主体责任;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教育、体育等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同时强调村(居)民委员会在乡镇(街办)指导下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爱国卫生工作网络。

  三是发动全民参与。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活动。强调个人应当自觉参加爱国卫生活动,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时,应当遵守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依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为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人民防线提供了法治保障。

  我就回答这些。

  徐力:谢谢!请继续提问。

  江西新闻客户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请问《条例》在推动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方面有哪些举措?

  龚建平: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江西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构建“1+15+N”健康中国特色行动框架体系,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建设,连续4年蝉联健康中国行动考核优秀省份。《条例》将健康江西建设作为当前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任务,要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一是完善健康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原则,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时,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并吸纳健康影响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我省全面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委托第三方评估、组建专家组评估、会议评估等符合我省发展实际的工作方式。

  二是打造健康环境。在总结我省标准化、特色化、体系化推进健康细胞建设经验基础上,新增推进健康社区、健康促进医院、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条款,着力推动健康细胞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发展。

  三是优化健康服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公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并建立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应急机制,加快补齐心理健康服务短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

  四是营造健康文化。强化公民健康责任,要求主动加强健康管理,倡导公共卫生文明行为规范,推动将疫情防控中养成的分餐公筷、科学佩戴口罩、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好习惯、好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我就回答这些。

  徐力:谢谢!下面请继续提问。

  新法治报爱国卫生工作涉及面较广,请问《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如何衔接补充?

  万筱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爱国卫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此,《条例》在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了有效细化、衔接、转化。

  一是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细化实化,增强操作性。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村(居)委员会设公共卫生委员会规定,《条例》明确村(居)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压实村一级工作责任。又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关于公民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规定,《条例》要求个人应当自觉参加本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组织的爱国卫生活动,并倡导公民自觉遵守文明用餐、科学佩戴口罩等公共卫生文明行为规范,将疫情防控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规规范。再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控、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调查、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规定,《条例》提出公民应当遵守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依法采取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参与群防群控,强化了公民参与传染病防控的主动性。

  二是与相关法规规章进行衔接补充,增强协同性。比如,根据《城市供水条例》以及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关于饮用水卫生管理和供水工程建设等规定,《条例》要求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和卫生维护以及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或者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建设等内容,对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再如,为了与同步出台的《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相互衔接、相互协同,尤其在宠物饲养方面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更加关注宠物清洁卫生和对他人生活安全影响,并专门对不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的行为设置罚则。

  三是就相关制度要求进行提炼转化,增强权威性。比如,农贸市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条例》针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存在的分区不规范、活禽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总结落实相关制度要求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农(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范市场功能分区设置,并明确农(集)贸市场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规范做好活禽、水产交易等重点区域的清洁消毒和废弃物、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再如,针对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作业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防制效果,《条例》要求相关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病媒生物杀灭方法和安全防护方法,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还比如,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是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的基石,但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还未有效形成,为此,《条例》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机制,加强组织机构、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全社会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同时,分别明确了卫健和教育主管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以及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职责,以期通过立法来推动形成健康促进与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徐力:谢谢各位发布人!根据议程安排,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记者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会后还可以进行补充采访。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