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用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近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部署要求,紧扣“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的目标,以预算联网监督为抓手,推动财政资金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滴灌”转变。
从“纸上监督”到“云端紧盯”:构建智慧监督新格局
“以前查看预算执行报告要抱着厚厚一摞文件,现在轻点鼠标就能看到资金流向。”区人大代表魏蕊辉在体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后感慨。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将数字化改革作为突破口,建成覆盖全区81家预算单位的西湖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实现“三个全”:监督全周期,从以前的阶段性预算监督,到现在每周都更新数据,且可以查看同比环比数据,满足了对预算执行的全周期监督。部门数据全覆盖,将全区81个区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全部纳入了系统,实现全口径预算监督。监督内容全扩展,平台现有预决算审查、预算执行监督、专项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监督预警等14个功能模块,并预留了升级空间,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进平台的内容和功能,提升预算联网监督的能力。
从“程序监督”到“实质监督”:打造资金闭环监督新模式
“过去审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像看‘天书’,现在带着问题去调研,监督更有底气。”预算工委委员王俊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专项监督时的体会,折射出监督方式的深刻转变。
在开展日常监督的基础上,西湖区人大重点关注事关西湖区发展大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通过“五步工作法(即:科学谋划项目、提前介入准备、组织实施审查、发挥监督职能、跟踪落实整改)”形成监督闭环效应,开展专项资金使用审查。2024年,结合平台数据分析,先后对西湖区安置房周边和市政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绿源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专项债资金等2个专项资金开展了专项监督,标志着西湖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已经迈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完善“人大+审计”监督工作,层层深化审计整改督办和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办、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着力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切实增强人大对审计工作监督的实效;2024年,对区财政局等部门开展了5个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了满意度测评。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构建多元监督新生态
“通过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对预算单位的指标下达和支付情况分析发现,有部分单位执行进度存在偏差,其中3家单位显示执行进度较慢,13家单位显示执行进度较慢。”西湖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工作人员将一季度平台监督情况向参加预算公开的代表进行了通报。
采用“人大+财政”联合监督,充分借助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与一体化财政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比分析功能,快速精准锁定资金使用风险点,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环节紧密衔接,大幅提升财政资金效能。通过深化平台数据监督预警和数据分析应用,定期开展有关西湖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监督工作,形成“周通报,月分析,季专报,年报告”制度。2024年,西湖区人大依托预算联网监督平台数据分析,形成12期月报与4期季度监督专报。针对平台发现的68条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函,要求核实反馈并督促整改,有力规范了部门预算执行。
健全“人大+街道”监督网络,借助基层预算联系点,邀请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专家委员通过调研、座谈、听证等形式,对预算编制“开门问策”,对预算执行“跟踪问效”,对预算调整“阳光听证”,对决算审查“把脉问诊”,对国有资产管理“全程把控”,有效提升了监督实效。
西湖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西湖区人大黄迎春供稿)